“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期间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10月26日,在位于曹妃甸区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内,正为3000多份粳稻核心种质进行耐盐精准鉴定的水稻研究室耿雷跃博士告诉记者:“选育耐盐碱作物品种,发展盐碱地种业至关重要。”
图为曹妃甸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功能植物耐盐鉴定设施。
近年来,我市通过采取盐碱地土壤改良、耐盐碱作物品种培育、适用耕作技术研究应用等措施,构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体系,形成了“良法改地、良种育推、综合种养、特色集群、提质提效”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新模式,让昔日盐碱地成了高产田,补齐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一块重要“拼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市把盐碱地作为重要耕地资源,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探索以良法促进盐碱地治理改良,以选育良种提升盐碱地粮食产量。”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肖润光说。
为破解传统盐碱地改良方式存在的降盐周期长、耗水量大等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多点发力,为我市盐碱地治理从原始的“压盐沥碱”向“土壤重构”转变提供了科技支撑。
从2012年就开始对盐碱地进行攻关,华北理工大学孙晓然团队发明了新型多功能盐碱地生态改良剂。孙晓然介绍:“我们应用这项技术在500亩盐碱地进行了小麦、玉米、水果萝卜等种植,产量与正常质量耕地相当,而且品质更高。”
最近,乐亭县古河乡数字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迎来了收获季,1400亩水稻总产量超过100万公斤,实现稻蟹种养综合效益400余万元。园区负责人魏明朝告诉记者,看似普通的稻田,实际上暗藏玄机——底下埋有水管,上层灌溉,下层排盐。同时,在稻田中投放蟹、虾等适生品种,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将田间气象站、虫情测报灯等高科技仪器有序串联,实现了水稻生长环境全程监控。
据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孟庆营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盐碱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行动,让亩产百余公斤的“盐碱稻”,一举成为亩产700公斤乃至800公斤的高产稻,“稻+渔”种养效益每亩1500元以上。据2011年全省农业区划调查数据显示,我市有116万亩盐碱地,现有95.4万亩改造成农田耕地,这其中有88.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约占盐碱地改造农田耕地的93%。